首页 > 布艺讲堂 > 企业动态
智能家居,泡沫or浪潮?
 

最近两年,智能家居大行其道,俨然已经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个浪潮。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品牌商都在推智能家居的概念,

清晨,轻柔的起床曲将你从美梦中唤醒,窗帘在晨光中自动拉开,中央空调和浴室热水调到舒适温度,厨房电器备好丰盛早餐,你美好的一天由此开启;而当你下班回家,灯光自动开启,窗帘轻轻关闭,室温调到最舒适温度,美味晚餐新鲜出炉,电视播放着你想看的节目;晚上,恰到好处的热水让你洗去满身疲惫,定时播放的安眠乐曲将你送入梦乡。周末,你和朋友一起在家中开party,智能灯光系统立马营造出一个颇具情调的灯光炫彩氛围……诸如此类的广告词似乎给我们构筑了一个触手可及的梦幻蓝图,可要达到这样完美的智能家居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网络化攻陷计算机领域,用了近 50 年(从 1946 年“埃尼阿克”诞生到 1994 年雅虎成立,确立互联网模式);攻陷移动互联网,用了 6 年(从 2008 年苹果发布 App Store 至今),而网络攻陷家居产品,会用几年?

近年以来,“智能家居”市场可谓众星云集,从微软、苹果到三星、小米、联想、海尔,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家电、软硬件生产商们都纷纷加入了这一行列。随着市场热度的飙升,各项智能家居产品的公布,消费者的体验结果却并没有如大家想象的一样出现“大跃进”式的快速普及。反而在不断的话题中不断地被消费者所质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起智能家居的可行性。更有人直接否定它,认为智能家居只不过是智能系统背景之下诞生的华美“泡沫”。

所谓智能家居,应该在家居环境中包含“智”和“能”两个要素,前者为感应,后者为控制,整体结合为一个智能化的系统,对家居中的各类场景进行自动化的感应与动作。目前所谓的智能家居大多停留在概念上,甚至连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居产品都没有。这么说也许会伤了有些智能家居厂家的心,可是现实就是这样,连一款小小的手环记录,仅仅做到记录一些简单的生理数据,连电视和家里电灯都关不了,何敢大言不惭说是智能家居产品了?

对于智能家居的现状,实在不乐观,曾有人这样来形容:“现状不是一群猪在等着台风,而是一群猪凑在一起吹气试图吹出一阵台风。”比喻成猪虽然不雅,但多少有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在里面。目前智能家居明显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一、各自为战,无法兼容

目前生产商都各自为战,缺乏创意的突破和整合。导致智能家居的发展缓慢,宛如蜗行。不得不承认我们智能的概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是通过传感器和通讯模块连接到WIFI,并通过云服务器连接到手机,甚至直接通过WIFI连手机,实现用智能手机操控。但是问题就产生了:设备之间互相独立,形成信息孤岛,然后通过路由器联网,通过手机控制,这跟我们想要的智能家居是有距离的。因为我们理解的智能化是家居,而不是只是控制的智能化变成手机,如果所有的端点都变成了手机,我们要装多少APP,要买多少台手机。

很显然,很多生产商和研究人员对智能家居的理解进入了一种误区,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全感应检测和全自动服务,智能硬件“去开关化”,更需要智能联动,来实时联网,独立运作。而不是整得更麻烦。

啥叫智能?智能的真正意义在于不需要人的参与。啥都靠人去控制的,那不叫智能。举个简单的例子:五六月的天气忽冷忽热,无须人去思考是不是要开空调,数据上传到云端综合计算后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打开空调,甚至据外面的污染指数判断出是不是要开空气净化器,当人进入到这个空间,智能家居已完成所有的计算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智能任务。

二、价格高昂的非生活必须品

智能家居由于其自身特点导致其客户定位较高,最初也是只在上海、深圳的别墅有小范围应用,且产品不成熟,价格非常高昂,也是由于那个地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普遍较高。智能家居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自我的生活模式,它也体现了用户的个性化,要实现个性化需要单独设计智能家居系统,而元件的采购成本也随着增加,使得产品的成本增加,而且由于大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普通百姓买房已经很吃力,更无力去支付价格昂贵的智能家居装修费用。

而后期需要投入维修以及更新的资金,因此会产生更多的额外支付成本。实际上就成为,消费者想让智能家居为自己服务,结果却发现自己在服务产品。因此,缺少亲民购买成本也是智能家居难以打入普通大众市场的重要原因。

三、无安全信任感的恐慌

智能家居也如汽车、手机电池类似,安全问题同样让不少用户头疼,而对于想尝鲜的消费者来说,智能家居产品的安全性首先是他们购入产品的前提。当你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第二智能终端(第一智能终端为PC端)来控制家居产品的调节,万一控制程序出现Bug或者发生意想不到的因素,而用户自身无法及时处理,服务商又不能及时跟进,是不是会产生重大的灾难问题?

无论是最终成为一个摆设的产品还是一个成功深入人心的产品,一旦安全问题出差错,

就如家居中的电梯安全事件,也一直困扰众多住户和物管,谁都不想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让自己的安全经受钢丝绳的考验。同样,智能家居产品中,一旦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怀疑甚至失望,口碑也会随之下降甚至破灭,而企业也会陷入困境当中。对于安全的恐慌也是导致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不信任甚至排斥的关键因素。

四、缺少击中用户痛点的需求

对于生产商来说,目前的智能家居主要集中于开关整合上,例如:灯光控制、音响控制、安防控制、家电控制,但对于用户真正的需求却没有切实把握。现实情况就是众多生产商大肆宣传其产品功能,但忽略用户自身的体验感受以及消费者的参与度,却妄图想让消费者为其产品买单。产品功能的实现务必要建立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梳理一定的行为模式,从“人”的视角去看待产品,围绕产品体验问题来引发对情感化设计,来满足用户需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智能家居,本身就是想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更便捷、更从容的生活,对智能家居的一种体验式生活。而复杂的系统操作、不切合需求的功能、缺乏人性化的交互设计、没有击中用户痛点的需求,也正是不少智能家居产品备受冷落的直接因素,让一件新潮的产品最终沦为一件不合理又碍眼的“高科技摆设”,这对于科技来说,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而这也要求生产商花足够多的功夫在功能交互上和数据收集上,让产品紧贴用户的角度。

五、行业培养土壤不深厚

鉴于小米科技的雷军、腾讯的马化腾、网易的丁磊等互联网企业,都有一位优秀卓越的产品经理,而新时期的智能家居行业,结合互联网发展大潮,但始终缺乏一位拿得出、叫得出名的代表人物。但实际上就算拥有一位接地气、切合用户实际需求的产品经理还是不够,关键是在于是否具备将互联网思维与硬件功能思维融为一体的眼光,比别人更快一步!

作为一个过渡成长阶段的行业,业界中具备大量号称提供完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公司,纷纷宣传其自家对于硬件的高超整合,但实际上市场准入门槛太低了,因此市场依旧一潭死水。成长阶段中的基础还没扎实打好,短时间内便想谋求更高地跳跃发展,这更是不切实际的举动。就算市场活跃,但充斥大量低门槛的产商,也会如智能手机一样,拼价格、拼配置,终究经历洗牌,能够存活的又有几家呢?最终两败俱伤,生产商和消费者都没得到什么好处。

市场的真实情况就是最庞大的消费人群集中于中端市场,只有将“智能家居”这一产品概念彻底融入于这一群体当中,让人们明白,智能家居并不是富人、极客等才有资格享受的生活,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口碑,培养行业成长的肥沃土壤。因此,对于智能家居行业来说,首先解决好行业自身发展规划以及培养人才的问题,才是智能家居进一步深层次开拓市场的前提。

智能家居实现的那天必然会给全球家居生活带来海啸般的巨大冲击,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实发展智能家居并不难,因为所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商家逐利的心态下造成的。而这一点相信很多商家在智能家居市场遇到瓶颈的时候都会发现。规避风险追逐最大利益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却不要忘了,作为经营者和创造者,厂商是不是也应该具备一些扩展的魄力呢。想要让消费者接受智能家居,就要给消费者接受它的理由。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完善智能家居体系,每一个环节都同样重要。智能家居离我们梦想中的蓝图,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如果想在这一条路上继续前行,就需要先去找回那颗敢于冒险的心。

浙江布之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澄湾路洪杰工业园布之美大楼
  公众号 微站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合作加盟 新闻中心
品牌介绍
荣誉资质
企业招聘
联系我们
产品介绍
实景案例
布艺讲堂

品牌优势
政策支持
加盟流程
加盟展示
加盟申请

企业动态
布艺讲堂

浙ICP备18055415号-1